权健倒了!
人民日报近日发布消息,2018年12月27日下午进驻权健公司的联合调查组核查工作取得初步进展。昨天,“权健事件”联合调查组通报了阶段性进展:经过前期工作,调查组发现权健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公安机关于2019年1月1日依法对其涉嫌犯罪行为立案侦查。“涉嫌犯罪”,这是官方对权健事件给出的最新定性。
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均已下线权健相关产品。
而这一次权健的倒台,源自于自媒体丁香医生一篇10W+的爆文。
这篇文章讲述了这家年营收200亿的巨头保健品公司,欺骗内蒙古女孩周洋父母的故事。
权健的销售人员劝周洋父母,放弃正规医院的救治,买下其公司生产的“抗癌秘方”。
结果最终周洋耽误治疗,不幸去世。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权健公司的宣传材料上,周洋的故事却出现了另外的版本。
受害者周洋,被描述为“内蒙4岁女孩小周洋患癌症在权健自然医学重获新生”。
文章炮轰保健帝国权健——“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
被揭露老底的权健坐不住了,向丁香医生发出了律师函,要求撤稿并道歉,丁香医生霸气回应,“不会删稿,对每一个字负责,欢迎来告”。
而后权健更是闹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大型“翻车”事件。
2018年12月28日,一个名为“权健火疗夜听”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文章《权健已向丁香医生发送律师函!权健官方严正声明!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家人们,你支持谁?请投上一票!为权健正名!》
文章先是公布了律师函和权健的《严正声明》文章,然后一一分析丁香医生、丁香园和丁香妈妈的矩阵自媒体号的“背后身份”,并着重指出“国人们醒一醒,不要跟着起哄好不好?就等着权健让惹是生非的人付出代价吧!支持权健,支持中医药,支持民族企业。国人都不团结,外国不来欺负才怪!权健威武,权健必胜,我为权健正名!”
还发起了投票:丁香园与权健自然医学,你支持谁?请投上一票!
结果支持丁香医生的,达到了91%,所谓正名的大型“翻车”事件。
网友们的这波打脸操作真是666~~
要知道,在这91%的支持者背后,是多少被酷爱购买保健品的自家爹妈气得无处发泄的子女们的滔天怒火啊。
其实早在一年前,人民日报就曾刊登题目为《目前中国所有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没有例外!》的文章,来提醒消费者警惕近些年市场上出现的众多不良商家利用保健品来诈骗老人的案件。
但是,依然有无数老人被保健品销售员“套路”,争先恐后地将一辈子辛辛苦苦赚下的银子源源不断地投入于保健品市场。
我们身边也时常能听到这样的新闻,“王大妈省吃俭用购买昂贵的保健胶囊,结果不但没有更健康,反而住进了医院”“刘大爷每天去听‘保健讲座’,经人推荐购买的维生素片几乎花光了所有退休金”“只要是上门的保健品推销员,李奶奶一概来者不拒,最后一定会掏钱购买。面对亲人的劝阻,奶奶甚至以死相逼……”
//
那么问题来了,爸妈们为啥疯狂迷恋保健品?
//
//
劝别乱买不管用,子女们应该怎么办?
//
简单的一句“这是假的,以后别买了!”不仅没有任何说服力,反而有可能引起老人的逆反心理,“你说假就假啊?推销员小李说是真的!我信他!”
面对已经深陷保健品套路不可自拔的家人,你可以这么干!
01
认标识:没有“国字健字”标识,都别买
“国食健字”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生产的保健品通过字号,正规保健品的包装盒上一定会有这四字标识,还会有一个相应批号。只要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输入“国食健字号”,真伪一目了然。
02
看成分:保健品中不得含有药物成分
带有“国食健字”标识的正规保健品,仅仅是一种食品,绝对不能添加药物成分(药品应以“药”字号的名义申请和审批),否则有可能产生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毒性。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夸大宣传和扩大销量,仍有意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包括西药和中药。
03
别上当:所有保健品都不能治病
2012年,CFDA发布了允许申报的27种保健食品功能,凡是超出范围的都属于夸大宣传,都不靠谱。它们包括:
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老年人常见病,CFDA谨慎给出了“辅助”和“改善”的概念,意思是所有的保健品都不能替代降压、降糖和降脂等药物作用,不能用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那些号称能够“溶解血栓”“治愈中风”“根治糖尿病”的保健品全都是夸大宣传,混淆了保健品和药品的概念,非常不靠谱。
04
信科学:营养素补太多反而有害
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都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
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营养素的吸收可能存在一定障碍。但即便真的要补,也应该依据身体检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素。
“推销员小李”不了解老人身体具体情况,就随意让补铁补钙补锌,结果很可能是该补的没补上,不需要补的又摄入过量,反而有害健康。
比如维生素A摄入过多易引起骨质增生、皮肤干燥剥落、呕吐、颅内压升高等症状;叶酸(维生素B9)摄入过量可能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包括肺癌和前列腺癌;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容易造成砷摄入过量,超剂量长期服用何首乌可能增加肝损伤的发生风险。
也有些胃口不太好的老年人可能会本末倒置,认为多吃保健品营养就够了,没必要吃饭。对此,CFDA明确指出“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05
最重要的,心病还得心药医
为啥推销员专坑老年人,一坑一个准?为啥我们苦口婆心地劝别买保健品,却没有任何作用?
不得不说推销员比我们更愿意花时间陪他们,也更懂他们,虽然只是出于工作需要。有些爷爷奶奶有心理话甚至不想和子女沟通,而是找“推销员小李”。
所以啊,我们哪怕花上琢磨领导或客户一半的心思去琢磨我们的父母,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陪陪爸爸妈妈,和他们聊聊街坊四邻,工作生活,最好也多谈谈最近被曝光的黑心保健品及其严重危害。
当父母子女之间足够亲近和信任时,他们就不会再把我们的话当成耳旁风,或者干脆对着干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