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卖油翁,是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故事里的主角是一名挑担卖油的老翁和状元陈尧咨。
陈尧咨是北宋的状元,学问好,诗词文章好,又是公认的书法家。不仅如此,陈尧咨还是极有名的神箭手。将铜钱远远地固定起来,能够一箭射中钱中间的小孔。
在当时根本找不到比陈尧咨箭法更厉害的人。人们觉得就算春秋时楚国的神箭手养由基也不过如此,于是给陈尧咨取个外号,叫“小由基”。
作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学霸、神箭手,同时也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官员,陈尧咨很骄傲。
一天,陈尧咨在自家的院子里面练习射箭。精湛的箭法引得行人纷纷围拢过来,他们欣赏着陈尧咨百发百中的箭法,爆发出一阵阵的喝彩。
耳边的喝彩声和赞美声让陈尧咨很心里很受用,他一箭接一箭地越射越开心。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喝彩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就在陈尧咨洋洋得意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挑着担子卖油的老翁。
这是一个长相普普通通的老年人,一身破旧的衣裤,挑着一副油腻腻的担子。老翁站在人群里看陈尧咨射箭,看了很久,脸上的表情一直不冷不热。就算再高难度的命中,这老翁也最多点点头。
陈尧咨心里不痛快,又射了几箭,见老翁还是一幅不以为然的表情,陈尧咨有些憋不住了。
他放下弓箭,走上前对卖油的老翁问道:“你懂射箭吗?总是这表情,难道我的箭法不够高明?!”
老翁说道:“射箭这种事情没啥奥妙,不过手熟罢了。”


老翁的话让陈尧咨非常生气,他愤愤地说道:“你凭什么这样说我的箭法!”
老翁不慌不忙地说道:“凭我多年倒油的经验。”说着,老翁拿出一个小葫芦来。
他将葫芦放在地上,又用一个小铜钱盖在葫芦嘴上,最后,老翁慢慢地舀了一瓢油,站在葫芦边上将油往葫芦里倒去。
所有人都和陈尧咨一样好奇地看着老翁。只见老翁稳稳地站着,伸出手将瓢慢慢倾斜,油从瓢里慢慢倒出来,形成了一条极细的油线,油线稳稳地从小铜钱中间的孔里倒进了葫芦。
老翁的手很稳,不紧不慢地倒着油,直到把瓢里的油全部倒进了葫芦,小铜钱都没有沾上一滴油。
这手绝活把所有人都看呆了。老翁笑笑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常年卖油倒油,练习得多了,手熟罢了。”
卖油老翁的绝活让陈尧咨有点吃惊,他明白了老翁的想法,于是,陈尧咨也不责怪老翁说话难听,笑着将老翁送走了。
历史上有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典故。庖丁解牛说的是一名熟练的厨师可以轻轻松松肢解掉一头牛,并不需要用使蛮力去砍啊剁的,轮扁斫轮,讲的是技艺精湛的工匠熟练制作车轮。
在卖油老翁看来,射箭和厨师解牛,工匠制做车轮都是一个道理,只是一项简单的依靠熟练程度就能完成的事儿。所以他觉得陈尧咨射箭没什么了不起。
射箭真的和解牛,倒油,做车轮一样吗?其实不一样。因为解牛,倒油,面对的都是固定的,死的东西,而在战场上射箭,目标是活的,在战场上不仅要有极好的基本功还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灵活的头脑、过人的眼力才可以。


这些道理卖油老翁不知道,陈尧咨也没有责怪老翁。
卖油翁的故事讲完了,谢谢您的收听,我是虎虎老师,咱们下个故事再见!
虎虎老师
2019.11成都
卖油翁
宋代: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