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刘翔知道、央视知道、领导知道、只有观众在傻等见证奇迹的时刻》的报道占据了各门户网站的焦点位置,直指央视与刘翔一起炮制了伦敦奥运会上的比赛失利、解说杨建是假煽情、观众的感动是被设计好的感动。紧接着各个媒体开始跟风报道,有的还用上“假摔”“内幕”等字眼,将一出遗憾的退赛演绎成一出惊险的阴谋。
该报道在微博上掀起波澜一片。
笔者的心在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也波澜了一阵,更向多名前辈求证一件事,那就是:报道自己也说了是央视的奥运报道研讨会,那为什么研讨会上的内部资料会流落外围媒体,成为外围媒体的一剂“颠覆性”的猛料?
说“颠覆性”一点都没有夸张。大家不会忘记刘翔伤重退赛那天中国人集体性的失落,但这种失落没有化为愤怒地指责,而是非常难能可贵地化为对一位划时代的运动员的理解与宽容。这份理解和宽容击破了某些媒体言辞凿凿的中国人金牌主义论调,尽管国人有失望,但是相比之早年运动员没有获得金牌便动辄收到人身威胁的时代,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人的表现已经是一个非常温馨的进步的注脚。而这篇有关刘翔退赛直播是被设计好的报道,很显然,颠覆了奥运留给中国人的某些温情记忆。简直就是记忆还留有余温的时候使劲地往人们脑门上浇了一通凉水。
央视主办奥运报道主持评论研讨会
同时,饱受诟病的中央电视台此次在奥运会选择了温情与平民式的直播风格,获得观众认可广受好评。尤其是在刘翔伤重退赛的时候,直播杨健在刘翔跨栏失败摔出跑道的时候,以激动失望克制且极富感染力的情感播报了刘翔的现场状况:“这就是事实,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刘翔像一个战士一样,在他明知道跑不到终点的时候,他飞了起来,这一飞让我想起了2004年雅典时他的一飞冲天”。这场现场直播在微博上广受好评,网友纷纷表示在听到杨健这么说的时候自己的心都碎了,似乎都能听到杨健的哽咽和啜泣声。而这篇新闻显然又把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央视正面形象又拉低了好几级。
实事求是地讲,尽管当天刘翔赛况另人失望,但是直播的效果却是非常得好,没有突遭意外的语塞,没有慌乱的手足无措,没有无意义的惋惜,有的是一个颇具建设性的“理解之同情”。这场赛事直播在奥运会结束后在央视的奥运会报道研讨会上被拿来作为案例分享,当天的直播组长沙桐向研讨会的与会人员报告了这个案例。原来杨健在比赛之前就了解了刘翔的伤势,并为此做了四种不同的直播预案,最终使得本届奥运会在留下诸多遗憾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美好的回忆。
而就是这个点被与会的某家媒体同行抓住了,该媒体弱化了该次直播事件在预警备案操作上的可圈可点之处,而是抛开一切业务环境,直接挖出新闻点付诸文端,最终引发民众热议。但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在这篇报道中提到了,央视透露这个信息是在其组织和邀请同行参加的奥运报道研讨会,也就是说,在一个内行云集的会议上,一家被认为是行业标杆的单位正在和同行进行业务经验交流。既然是一个对内的业务交流,何来对外意义层面的“公布”一说?既然是内参何必要外刊?既然是内衣何必要外穿?既然是同行会议何必要持外行的“看热闹”的心理?
同为直播班组的央视解说员韩乔生在微博上转发认为,预案是非常正常的直播工作,不做预案才是不正常的。
作为一次全球性的直播——CCTV的直播不只是国内在看,世界也在看,我们难道一定要表现得像黄健翔先生当年对意大利灵魂附体般地惊诧才算正常吗?
当然,央视在此新闻事件上是要负责任的,既然是内部研讨会就一内到底,集中优秀业务人才分享先进经验,不要把外行人也拉着来听内行话。刊登抨击央视和刘翔欺骗国人的媒体显然就是一家外行媒体,他们怎么会知道研讨班的内部消息?这个问题需要央视再好好考量。同时,既然已经邀请了20余家媒体参与研讨会,索性就以会议纪要形式形成通稿与业界分享,省得某些外行仗着自己有门路在那里胁通稿以令同行。从会议通讯上看,研讨会上还探讨了叶诗文被西方媒体穷追猛打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对全国媒体从业者都非常宝贵的经验。
尽管行业内的交流的机会分外珍贵,但显然,在某媒体的操作下,一场内行与内行间的对话被最终演绎成了一场外行给外行看的热闹,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央视作为行业内的标杆,其举办的内部经验分享被当成了爆料会,这爆料的媒体算是懂行还是不懂行呢?
作者从薇薇,传播学爱好者,独立媒体撰稿人。